小班教案

时间:2024-01-30 18:11:14
实用的小班教案范文集合九篇

实用的小班教案范文集合九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班教案9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学唱歌曲《花环送给您》,并理解歌词内容。

2.学会用自然、好听的声音演唱歌曲。

3.学习把爱长辈的情感用歌声和动作表现出来。

活动准备

1.教师:准备小朋友给妈妈或长辈戴上花环的图片,请一位大班小朋友准备歌表演,音乐磁带一盘。

2.家长参与:记录孩子在家爱父母、爱长辈的'种种表现,与幼儿一起看《幼儿行为习惯养成手册》中有关爱父母、尊敬长辈等礼貌行为的图片。

活动过程

1.开始部分

(1)再次带幼儿欣赏自己制作的花环,并说出花环送给谁。

(2)出示图片,告诉幼儿:图片上的小朋友给妈妈戴花环时,还唱了一首很好听的歌,名字叫《花环送给您》。今天,我们请来了这位小朋友,你们仔细听听,她是怎么唱这首歌的。

(3)请大班一位小朋友进行表演唱,激发幼儿学习歌曲的愿望。

(4)教师提问:刚才,大姐姐演唱的歌曲叫什么名字?歌里都唱了什么?鼓励幼儿大胆说出歌词的内容。

2.基本部分

(1)教师完整地朗诵歌词。

(2)幼儿跟着音乐学说歌词。

(3)幼儿自由地围在教师周围学唱歌曲,教师与幼儿交谈:我们给妈妈送上亲手制作的漂亮花环时,演唱《花环送给您》,她们一定会更高兴的。

(4)幼儿完整地演唱歌曲。

(5)听录音,请幼儿边做动作边自由地表演唱。

活动延伸

(1)请幼儿回家为妈妈或长辈戴花环时演唱这首歌。

(2)离园时,有意请妈妈、奶奶等女性家长来接,幼儿集体为她们戴花环,并演唱歌曲。教师现场照相或录像。

小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参与游戏的愿望,体验小手变、变、变的快乐。

2、鼓励幼儿大胆表现,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尝试让幼儿学说短句“我的小手变变变,变成……”。

重点难点:

重点是让幼儿大胆想象、表现、体验游戏的快乐。

难点是让幼儿用小手去表现各种不同的事物。

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幼儿已经感知认识了“能干的小手”。

2、物质准备:磁带、录音机、背景图、颜料、盘子、湿毛巾。

活动过程:

1、教师和幼儿一起随音乐表演《小手在哪里》引起幼儿对小手的兴趣。(孩子们对这段音乐非常熟悉,通过和小手捉迷藏、玩游戏,幼儿非常开心,都十分乐意参与到活动中去,既集中了幼儿的注意力,又使他们对小手产生兴趣。)

2、引导幼儿说一说小手的本领,让幼儿知道手能做许多事情,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在教师的引导提问下,孩子们能根据已有经验回答出小手的许多种作用,了解并认识了自己的小手,也非常喜爱自己的小手,很自然的过渡到下一环节,和小手做游戏。)

3、教师和幼儿一起玩“小手变变变”的游戏,体验“小手变变变”的快乐。

(1)教师示范。如:我的小手变变变,变成小猫喵喵喵;我的小手变变变,变成电话呤呤呤。

(2)鼓励幼儿大胆表现,用小手表现出各种不同的事物,小朋友们一起变一变。如:手里的枪、小兔子、照相机等。(每个孩子都有一双小手,小手就是他们现成的学具,对于小手变出的各种事物孩子们也比较感兴趣,所以孩子们在小手变变变的游戏中玩的非常投入,也很开心。在和谐愉快的环境中幼儿边说边玩,他们体验到了小手变变变的快乐。活动中大部分幼儿都能参与进去,幼儿的表现是愉悦的、主动的,快乐教育的原则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同时目标二和目标三得到了落实,难点得到突破。)

4、教师和幼儿共同完成“小手印画”。

(1)教师通过边说儿歌边示范的'形式教幼儿“小手印画”的方法。

(2)引导幼儿自由选择颜色印出小手的形状。

(3)作品展览,让幼儿观察,引导幼儿想象“小手印”像什么;教师添画,变成美丽的小手印画。(教师的示范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孩子们急于也把自己的小手印印在纸上。由小手变到小手印,使幼儿的想像力、表现力得到发展。当他们看到自己的小手印在五颜六色的印在纸上,通过想像和教师的添画,变成了小树叶、小鸡、小鸟后非常的兴奋,体验到了小手变变变的快乐。)

活动延伸:

鼓励幼儿求异,继续玩“小手变变变”游戏,并可编成儿歌让幼儿表演。

小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愿意做个好宝宝,高高兴兴上幼儿园!

2、学说礼貌用语:老师早、妈妈好!

3、知道在幼儿园应该和小朋友友好相处。

活动准备:

1、背景知识:日常生活的礼貌用语。

2、物质材料:木偶一个、模型电话(每组一个)

活动与指导:

1、导入活动。

(1)出示木偶:“小朋友,你们好!”

教师引导说:“小木偶在问你们好,你们应该说什么啊?”教师鼓励幼儿积极参与,和大家一起说礼貌用语

(2)小木偶要走了,:“小朋友,再见。”小朋友们主动和小木偶再见。

教师总结:

与人见面要主动问好,分手的时候要主动说再见,这样才是个有礼貌的好孩子。

2、场景游戏:

(1)“铃、”来电话了,

教师示范接电话:“喂,您好,、再见。”

(2)“铃、、”来电话了。

教师引导说:“我现在请最有礼貌的孩子来接电话。”找几名表现好的`幼儿来接电话。

(3)分组游戏:相互打电话

幼儿是否能说使用礼貌用语“你好”“再见”

(4)特殊场景:“铛,铛。”另一名大班教师敲门。

a、教师说:"小朋友,你们好。”小朋友:“你好”

、教师说:“我想请小朋友到大班做客好吗?”征得幼儿同意。

c、教师走时,幼儿主动问好说:“老师再见。”

3、做客游戏:

(1)教师组织幼儿到中、大班逐一做客参观。

(2)活动中做有礼貌的孩子,主动向中班小朋友说:“你好”“再见”

a、幼儿会主动运用礼貌用语。

b、是否积极参与交往。

教学反思:

这节课的可取之处是通过情景教学和游戏的形式,让幼儿在玩乐中,在轻松愉快的活动氛围中,懂得道理,受到熏陶,达到教 ……此处隐藏3571个字……始终保持兴趣于故事,通过拓展性的谈话,发散幼儿思维,再次回归生活,观察归纳概括,在现实物品中找特征。

小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一家人即使吵架了,也不能(并且不应该)分开。

2、想出更好的办法让爸爸妈妈不生气、不吵架。

活动准备:

1、挂图第3号。

2、PPT:妈妈和爸爸的形象图:妈妈头发有点散乱,好像刺猬;爸爸怒瞪双眼,好像狮子。

活动过程:

一、出示教具,请幼儿看看这是谁。

猜猜这两个人是谁?

他们像什么?

他们怎么会变得像刺猬和狮子?

二、讲述故事,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1、 教师讲述故事一遍。

妈妈生气了,变得像什么一样?

爸爸生气了,变得像什么一样?

2、 结合挂图(逐步出示挂图),再次欣赏故事。

故事中的宝宝愿不愿意和妈妈去外婆家,为什么?

(宝宝和爸爸都不愿意让妈妈走掉,家里的人不能分开。)

宝宝想让妈妈找不到,躲到了那些地方?

最后发生了一件什么意外的事情?

宝宝不小心碰了一下,爸爸和妈妈还生气吗?

他们又是怎么做的呢?

三、谈谈自己的'爸爸妈妈生气时的情况。

1、说说自己的爸爸妈妈生气时的表现和自己的做法。

有没有看见过爸爸妈妈生气的样子?

爸爸妈妈生气时像什么?

他们会怎么说?怎么做?

他们生气时,你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

2、想办法,让爸爸妈妈不吵架。

你有没有更好的办法让爸爸妈妈不吵架?

(自己不发生意外,又能让他们不再吵架。)

小班教案 篇8

活动名称:美术活动:手印画:《桔子丰收了》

原 计 划

调整、反思

活动目的:

1. 使幼儿会用手掌的侧面画树干和树枝,会用手指画圆桔子,并认识橙色。

2. 会正确蘸色,不弄混颜色,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

设计思路:

让幼儿将平时积累的生活经验,通过一系列的操作活动,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并培养幼儿的观察兴趣。

活动准备:

1、 物质准备:

(1) 颜料(棕色、橙色、绿色)、抹布;

(2)每人一张白纸、桔子树范例图一张;

2、 前期知识准备:

活动前幼儿已认识过桔子,了解桔子的外形特征。

活动流程:

你认识桔子树吗? 怎样制作桔子树?

桔子丰收了

活动过程:

小班教师观摩教案

1、你认识桔子树吗?

指导: 教师提问,幼儿进行讨论,让幼儿认识桔子树,并引导幼儿观看范例,描述桔子树的形状和颜色。

提问:

(1)现在是什么季节?秋天最常见的水果是什么?

(2)这是一棵什么树?桔子树长得什么样?

(3)树干、树枝、树叶、桔子都是些什么颜色的?

2、怎样制作桔子树?

指导: 教师示范讲解,让幼儿了解制作桔子树的过程。

指导语:先用手掌侧面和手指来画桔子树,然后用手掌侧面蘸棕色印树干和树枝,擦干净手掌后再用手指蘸绿色画叶片,擦干净手指后再蘸橙色画桔子。

指导要求:制作桔子树时不要把不同的颜色混在一起。

3、桔子丰收了

指导语:画桔子树时,树干要画得稍粗些,树枝要多些,这样桔子就可画得多些,表示桔子丰收了。

指导: 幼儿制作完成后,请他们将自己画的`桔子树沿轮廓剪下来贴成一片桔子园,布置在教室的墙上,取名为《桔子丰收了》,并组织班级幼儿进行观赏。

活动延伸:

带领幼儿在教室里跟着《桔子丰收》的音乐学做相应的舞蹈动作,感受秋天美丽的景色。

小班教案 篇9

设计意图

小班孩子的认知和游戏特点是拟人化、直观化、过程要情境化。《我的瓶子娃娃》是一个比较综合的活动,设计一个小朋友和瓶子娃娃玩游戏的情境,并将瓶子设想为幼儿的同伴出现,这更利于幼儿从心理上接受老师设计的活动。活动中将通过喂瓶子娃娃吃豆让幼儿感知数与量的关系;通过给瓶子娃娃找帽子和穿合适的衣服,让幼儿感知匹配关系;通过和瓶子娃娃一起唱歌,让幼儿表现音乐的强弱……这些有趣的游戏中还渗透了情感教育,幼儿会感受到帮助别人、和同伴游戏的快乐。

活动目标

1、能根据数字提示往瓶子里装相应量的豆,理解数的实际意义。

2、能认真观察,尝试为瓶子娃娃找到合适的帽子、衣服,初步感知匹配意义,感受帮助别人的快乐心情。

3、喜欢和瓶子娃娃一起唱歌、做游戏,体验其中的快乐。

4、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5、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学习了知识。

活动准备

1、请幼儿和家长收集一些带盖的瓶子。

2、彩色的.纸许多、花生和豆、瓶子上贴数字。

3、活动音乐。

活动过程

一、找个瓶子娃娃做朋友。

1、教师谈话引入:“小朋友,今天我们班来了许多瓶子娃娃,这些瓶子娃娃想找你们做朋友,你们高兴吗?”

2、请每一个小朋友找一个自己喜欢的瓶子娃娃做好朋友,说说自己的瓶子娃娃是什么样的?

二、喂瓶子娃娃吃豆。

1、教师以瓶子娃娃饿了的口吻引入活动,启发幼儿想办法帮助瓶子娃娃。

2、请幼儿按照瓶子上粘贴的数字,喂瓶子娃娃吃豆。

3、教师以瓶子娃娃的口吻感谢幼儿。

三、给瓶子娃娃找帽子。

1、教师以瓶子娃娃丢了帽子的口吻吸引幼儿,激发幼儿帮助瓶子娃娃的愿望。

2、请幼儿帮助瓶子娃娃找到自己的小帽子。(能“戴上”不掉的瓶盖)

3、教师以瓶子娃娃的口吻感谢幼儿。

四、为瓶子娃娃选衣服。

1、请幼儿帮助瓶子娃娃选择大小合适的衣服,为瓶子娃娃“穿”上。

2、表扬鼓励做的好的幼儿。

五、和瓶子娃娃一起唱歌。

1、教师引导幼儿和瓶子娃娃一起唱歌,启发幼儿想办法让瓶子娃娃发出声音。

2、演唱《大猫和小猫》,启发幼儿用强弱不同的声音演唱,并不强弱不同的力量摇瓶子。

3、引导幼儿说说和瓶子娃娃唱歌心情怎样?

六、教师总结,请幼儿把瓶子娃娃带回家。

活动延伸

在区角投放一些关于匹配的材料,鼓励幼儿练习,逐渐感受匹配的实际意义,并可以让幼儿自制简单的声音乐器游戏。

活动反思

以师生互动的流程图为主,适度地运用一些辅助教学,提高了教学的灵活性、趣味性,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比较活跃,一些能力弱的孩子也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了操作内容。

《实用的小班教案范文集合九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