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

时间:2024-01-31 09:23:18
有关语文教案集合7篇

有关语文教案集合7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语文教案7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语文教案 篇1

教材特点:

这是一篇状物抒情的散文,充满儿童生活情趣。深文细致地指写了“我”老家的一口古老的水井,并且饮水思源,赞美了的自己的劳动给常来甜美欢乐的人们。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劳动能给后代带来甜美的欢乐,教育学生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

2、串连各段段意。归纳课文主要内容。

3、联系上下文理解难句。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背诵第三至七自然段。

教学重点:

1、学会结合下下文理解难句,理解课文内容。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一、学习串连各段段意,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

解题:“井”是什么?谁见过井?

从地面往下凿成的能取水的深洞,洞壁多砖上藻砖石。)

二、自由读深文,思考;如何按不同内容给深文分段,说说为什么这么分。

第一段(1—2)水井的外形和悠久的历史。

第二段(3—7)井水的特点。

第三段(8)这口井给作者带来的联想。

三、学习第一段

1、指名读,思考:这2个自然段分别介绍了中什么?

(一、井的外形,地点大小,形状。二、井的历史古老。)

2、从哪些地看出水井的古老。

(“什么时候修成,已经没有人能说清楚”、“被井绝磨出一道道深深的印痕。)

3、齐读课文第一段、思考段意。

讨论后,打出幻灯投影:

第一段段意:在我家屋后的菜园里有一口小小的古的水井。

四、学习第二段。

1、默读第二段,思考;井水有什么特点?请你在文中划出有关的词语。

2、讨论回答:井水的特点是:很清很甜,很凉。

3、自由读第3自然段,思考标划: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井水的清?哪些词语表现出儿童情趣?

(趴在井图上,一颗一颗数映在水里的星星)

(痴痴地,一面数,一面心里想……)

处理课后阅读思考(3)投影:

理解句子中带点的词语,想想句子的意思,读体会。

“我一面数,一面心里想:啊,这些星星,离得多远!

多远“这井水,它有多深?多深?

(这句话的意思是:宇宙是很大的`星星离我们是很遥远的,这一点“我”是清楚的,所以用叹号。井水的深度我们是不知道的。所有用问号。遥远的星星,能很清楚地映在深深的井水中,说明井水很清楚。)

4、有感情地朗读这个自然段。

5、默读第四、五自然段,思考、标划。

井水为什么甜?通过什么事写井水的甜?

(把含盐量很少的深水,叫做甜水,课文是通过洗菜,洗大萝卜这两件事写出井水的甜。)

6、指名读边听边想:井水的甜美,给孩子们的生活带来快乐是从哪些语句中体现了来的?

(嬉笑声,白白胖胖的大萝卜,顶着碧绿碧绿的樱子。真是可爱极了。)

7、全班有感情地朗读4、5自然段。

8、默读第6、7自然段,思考;作者通过什么事情表现井水的“凉”?

(通过井水浸过后的红李子的味道,又脆又甜,还有一股清香,冰凉来渲染井水的凉。)

9、有感情地朗读6、7自然段。

10、齐读第二大段,想想作者是通过什么来出井水三个特的?

(采用了有概括,有具体事例来源照井水的清甜凉。)

11、思考回答:

这么了的井水给人们带来了什么好处?

(饮用,浇灌、洗涤、浸凉水果,以及供孩子们观赏。激发孩子们的求知欲望)

12、有感情地朗读第二大自然段,总结归纳段意。

五、投影:

第二自然段意:井水很清,很甜、很凉。

13、练习背诵第二自然段课文。

1、齐读第三段,边读边思考:

(1)看到这田井,使作者想到了什么?你们是怎么体会的?

(饮井不忘挖井人,赞美了给后代带来甜美和欢乐的劳动,赞美了辛勤创业给后人带来幸福的劳动人民)

(2)为什么到现在,作者还在思念这口古井?

(饮水思源,饮水不忘挖井人,劳动者永远受到后代人的怀念和敬爱。)

2、归纳本段段意,投影:

我常想掘本井人的自己的劳动给后代带来了甜美和欢乐。

六、有感情地朗读全文,打出幻灯,出示投影(三段的段意)把段意串连起来归纳深文的主要内容。

(提示:先通读一遍各段的段意,抓住体现观要点的词语,删去重复的词语,然后用恰当的通顺连贯的话把各段段意串连在一起,最的再读一读,看要点是否全。)

本课的主要内容是:我家屋后的菜园里有一口小小的古老的水井,井水很清,很甜,很凉,给后代带来了甜美和欢乐。

七、总结全文。

学习这篇课文,你有什么体会。

八、板书设计

外形、历史地点、大小、形状(中台井图)

历史:古老

清:数映在水里的星星

15井甜:吃、浇菜、洗萝卜

井水特点凉:浸新鲜的红心李子

联想:劳动带来了甜美和欢乐

课后练习:

1、比一比,组词语

傍()吩()咐()胖()

膀()粉()符()拌()

2、选择带点字的正确读间,城下面画。

乘凉(cheacute;ngcheng)记载(z?izai)

痴痴(zhīchīchī)嬉笑(xīx?)

3、多音字组词。

Xi()pū()shuǔ()

系铺数

ji()pu)shu()

4、仿照例子,再写出几个词语。

干干净净白白胖胖

碧绿碧绿一颗一颗

5、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

()的李子()的印痕

()的水井()的味道

()的坡度()的大萝卜

()的星星()的大缨子

语文教案 篇2

内容预览:

《蜘蛛》

一. 教学目标

(一)语文基础知识目标

1. 生字

螫刺shì 甲胄zhòu 绷紧bēnɡ 钳子qián 积蓄xù

诧异chà 擒住qín 诅咒zǔ zhòu 束缚fù 毅然yì

厌倦juàn 臃肿yōnɡ 颟顸mān h ……此处隐藏6955个字……第四段又假定“时间膨胀的现象不是时间旅行”,二种判断是否矛盾,为什么?

明确:不矛盾,两个判断都成立,因为判断角度不同。“时间膨胀是一种时间旅行”是从科学幻想的角度进行的判断,因为此时空间旅行者相对自身来讲是在未来旅行,在体验自然条件下自身所不能达到的未来。“时间膨胀的现象不是时间旅行”是从科学角度进行的判断,因为此时的时间就宇宙时间来讲既不是过去的时间,更不是未来的时间,因为即使用光速旅行也需要时间,旅行做不到即刻到达,这决定了人类不能到达未来的宇宙时间。

2.能“看到过去事物”这一推断依据是什么?能看到地球的过去的原理是什么?

明确:这一推断的依据是,光速也需要时间,我们看到的一切都是过去的(用电视动画演示这一事实)。看到地球过去的原理:根据镜子反射原理,设想有一颗距地球无限遥远的星体,其表面特别光滑,反射能力极强,天文学家可利用功能极强的光学望远镜收集该星体反射的光,看到地球过去的情况(用电视动画演示这一原理)。

3.为什么看到过去事物这种现象不是时间旅行?

明确:看到过去并不是离开现在回到过去,所以不是时间旅行。

六、小结全文。

1.请学生总结从本文获得的主要信息有哪些,次要信息及相关信息有哪些,并谈谈在筛选信息时所运用的主要方法。

提示:主要信息包括空间旅行和时间旅行的概念,以及时间膨胀概念等。次要信息及相关信息进行空间旅行的方式、方法,对于提高速度的多种设想,时间膨胀的意义,看到过去事物的设想等。运用的方法包括:抓关键语句,联系上下文捕捉主要信息和相关信息,透过表层信息挖掘隐含信息等。

2.教师小结:肯定学生在本课学习中所表现出的积极主动性,对表现突出的小组进行表扬。

结语:宇宙的奥秘无穷无尽,希望通过这篇文章的学习能激发同学们关于宇宙未知数的联想、想象以及探索宇宙的兴趣和热情,因为我们今天建立在科学基础上的畅想往往会成为明天的现实。

七、布置作业。

1.写一篇科学幻想作文。要求:信息含量大;想象与联想大胆新奇,同时还要有一定的科学依据;800字以内。

2.推荐科普读物(如“剑桥文丛”科普丛书)、霍金的《时间简史》等,鼓励学生在互联网上查阅有关信息。

语文教案 篇7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结合课文理解“阡陌、风俗世情、参差、茶肆、车水马龙、鳞次栉比、摩肩接踵、戛然而止、鸟瞰、惟妙惟肖、市井”等词语。

2.理解重点句。

(1)百家艺技向春售,千里农商喧日昼。

(2)这充分表现了画家概括生活,提炼素材的非凡才能和绘画技艺的高超。

3.了解《清明上河图》的特点。

(二)能力训练点

1.通过学习培养学生想象能力。

2.培养学生理解、综合概括能力。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德育渗透点

使学生受到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热爱劳动人民的教育。

(四)美育渗透点

品味《清明上河图》所表现出来的风俗世情之美。

二、学法引导

(一)教师教法

引导学生自读自悟、感情朗读,感受《清明上河图》所表现出来的美。

(二)学生学法

通过自学课文,小组讨论交流理解重点难点,通过朗读体会文章思想感情。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一)重点

1.了解清明上河图的特点,体会图画表现出来的美。

2.了解《清明上河图》的历史地位。

(二)难点

1.了解图画对北宋风俗世情的表现。

2.对重点句“百家艺技向春售,千里农商喧日昼”的'理解。

(三)解决办法

通过学生自读自悟,小组讨论交流,教师点拨、感情朗读解决重难点。

四、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一)教师活动设计

1.启发学生想象图画的美。

2.引导学生学文,讨论交流,相机指导。

(二)学生活动设计

1.通读课文,小组讨论交流,理解重点问题。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展开想象。

3.学生质疑问难。

五、教学步骤

(一)揭示课题,明确目标

我国的古代文化光辉灿烂,在浩瀚的艺术瑰宝中,《清明上河图》是一颗璀灿的明珠。(板书课题)看了题目,你想知道什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课文,跟随作者来领略《清明上河图》所表现出来的绮丽风光。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出示字词投影片,指读。

汴梁、萌动、阡陌纵横、古柳参差、吆喝、握篙盘索、鳞次栉比、摩肩接踵、熙熙攘攘、 戛然而止、鸟瞰、惟妙惟肖

2.指读课文思考:课文都描绘了哪些地方的景象?(正音)

(板书:市郊、田野、汴河、两岸、街市)

3.学生质疑。(师生梳理问题。有些问题可当场解决。如:“宅第”、“市招”等)

(三)自读课文,领悟特点

1.提出要求,布置自学。

出示投影:用自己最喜欢的读书形式读全文,思考:自学生字词,这幅画都画了什么?有什么特点?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2.小组讨论、交流。

3.全班交流:

(1)理解生字词意。

(2)画了什么:

(①市郊、田野:薄雾、树林、农舍、农田、赶集的人们,运货的骡马、大船。景物清新,富有活力。②汴河两岸:画了屋宇、古柳、茶肆、船只、拱桥、车马、行人及船工。一派繁忙喧闹景象。③街市:酒楼茶肆、宅第店铺、货物、市招、士农工商。一派繁荣昌盛景象。)

重点句:(出示投影)

“百家艺技向春售,千里农商喧日昼。”这句话是什么意思?表现了什么?(春日中,各种各样的巧手造出产品在出售,从很远很远地方赶来的农人、商贩日夜在这里交易。表现了汴梁城市场繁荣、人民丰衣足食。)充分表达了作者喜悦之情,赞美之意。

4.朗读练习。

读2、3、4自然段。(读出各自特点,饱含作者赞美之情。)

5.图画中画了这么多内容,它究竟是什么样呢?读第5自然段,了解图的整体特点。从哪儿可以看出“这充分表现了画家概括生活、提炼素材的非凡才能和绘画技艺的高超”?交流:(以鸟瞰方式构图,图长且窄;人和物众多;笔笔精到,惟妙惟肖。)

朗读本段。

(四)领悟画的重要地位

自读首尾两自然段,谈《清明上河图》的地位。(绘画史上的价值,历史价值;在世界艺术长廊中是不可多得的文化遗产。)

(五)总结

1.本文表达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美,对祖国灿烂的古代文化感到自豪。)

2.朗读全文。

(六)布置作业

熟读课文,背诵喜欢的片段。

附:板书设计

《有关语文教案集合7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