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教学反思

时间:2024-06-25 18:11:15
生物教学反思

生物教学反思

身为一位优秀的教师,教学是我们的任务之一,借助教学反思我们可以学习到很多讲课技巧,优秀的教学反思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生物教学反思,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生物教学反思1

卢灵花在课堂上,要克服学生的各种惰性现象,提高课堂师生教与学的效率,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教学效益的最好,课堂教学方法是关键。作为教学过程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选择最佳教学方法成为课堂教学设计的核心内容至关重要。在此,我想结合我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些经验和心得,谈谈我在课堂教学中的一些新认识——高效课堂,指课堂授课的高效率、高效益、高效果。

一、充分做好课前准备保障高效的课堂。

老师在设计教学过程时,一定要针对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能力水平与思想水平,符合学校现有的实际条件。这样设计出的教学方案才切合实际,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要实现课堂高效,必须下足课前准备功夫,备课不是单纯地写教案,而必须备教材、备学生,不仅要花功夫钻研教材、理解教材,仔细琢磨教学的重难点,更要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设计教学活动,要设计高质量的有针对性的课堂练习,根据教学过程的设计和教学的实际需要制作好教学所必须的教学用具或导学案等。仔细考虑课堂教学中的细节问题,对于课堂上学生可能出现的认知偏差要有充分的考虑,针对可能发生的情况设计应急方案,确保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

二、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感兴趣的问题切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一节优秀的课,必须重视导引的设计。探究性教学的导引设计,必须引起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探究兴趣,同时符合学科的特点及教材自身的性质。

如在学习微生物——菌类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时,可以这样设计导课:出示制作好的酸奶、泡菜、米酒等发酵食品,让学生品尝并思考问题:这些发酵食品的制作过程和需要的菌类是什么?这样可以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活动,促使学生在好奇与思考中获得知识,并发现新的问题。又如:在讲人与环境的.这一章节时,老师可先用投影的方式列举出各种环境问题的图片,用这些触目惊心的事实教育学生,让他们意识到环境重要性。从

而也愿意去探究自己生活的环境是怎样的,以致于努力去改变和保护环境。

通过各种方式,努力把生物教学与学生们的生活联系起来,去实现从生物学到生活,从生活到社会的跨越。学生们会把在生物课中学到的知识应用于生活,也会用生物学知识参与社会活动。

三、优化“学、讲、练”时间安排,促进课堂学习的实效性。

时间就是效率。抓紧时间,用好时间才能保证课堂的高效率。我们要改变观念,变教室为学室,变教时为学时;要树立责任感,老师老摒弃我的课堂可以随意支配的观念。

一堂课一般由学习、讲解和练习三部分构成。讲的时间不宜超过20分钟,练的时间不宜少于15分钟。这里的练包括教学过程中的训练。课堂上要精讲多学多练,教师要精心安排学、讲、练的内容,以保证各个环节的时间。练习到位、当堂检测、巩固课堂教学效果,就要求教师还必须在课堂练习题的设计和灵活使用上下功夫。生物课堂教学中安排学生练习的时间要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需要灵活掌握,可以安排在刚上课的复习巩固时,可以穿插在新知识的传授过程中,也可以放在课堂教学内容完成后。及时反馈是高效课堂必须要考虑的一个策略,作为高效课堂教学,尝试、探索、自学成为课堂教学的主旋律,老师作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促进者,完全可以对学生进行当堂的面批面改,反馈当堂化能够迅速检测效果,通过反馈的作用又可及时看到自己的缺点和错误,及时纠正并激发上进心。教师可以据此调整教学节奏,及时进行矫正教学等。这对确保生物课堂教学优质、高效十分必要。

四、充分开发利用资源,上出生物课堂教学的学科特色。

采用“多元化”教学模式,以实物、挂图、模型、多媒体、网络技术等多种教学工具以及结合教师的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教师在生物课堂上,合理地选择、组合和使用挂图、模型、投影、录像等直观手段,展示或再现不同的生物及其生命活动的情况,不仅可以形象、直观地向学生传授生物学知识,而且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还能打破时空的限制,增加课堂

信息容量。这些都有利于提高生物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在安排观察、实验内容的教学时要重视和设法克服教学内容、时间与自然季节不相符的困难。必须有计划地做好观察和实验材料的采集、培植、饲养和保存等工作,否则过了适宜的季节,也就错过了最佳的教学时机。

课堂教学是一个庞大而又复杂的教学环节,教学效率受许许多多因素的影响、制约,现代的课堂知识是多元化的,具有多样性的,然而追求教学的高质量、高效益,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是每位老师的愿望,在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学习的一般规律,制作合适自己也适应孩子们的一套教育方法,这套方法不仅具有传统教育的优点更需要高效实用,使之能够引起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帮助学生高效学习,早日成才。

生物教学反思2

评价要由知识传授为本向能力培养为本转变。传统课堂以知识为本位,以教材知识的传授为主,课堂评价也以知识记忆、强化训练作为重点,很少让学生讨论和质疑。这种课堂全然不顾学生的感受、个性、综合素质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批判精神、科学精神的培养也无从谈起,与生俱来的'好奇心、想象力被消磨殆尽。

评价必须与时俱进,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教师应该更新教学观念,更新课堂教学方式,切实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建立新型评价制度。互联网技术、多媒体数字教育技术、“云端教育”、太空授课、电子书包等新兴技术正在改写教育,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环境、学习观念也都在不断更新。传统的教材概念、课堂概念已经新增了许多内涵与外延,如果教育者还不能转变观念,只能落后于教育的脚步。学生通过网校、网络课堂、电子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等新型学习渠道所得到的知识容量、思维能力训练、技能提高以及学习的超前性是传统学习环境下所无法想象的,更是传统灌输式课堂所不可比拟的。因此,教学方式必须改变,课堂评价方式也必须跟随时代,加快步伐。要把课本基本知识的教学评价放在初级和基本的指标体系中,把学生学习能力、合作能力、实践创新能力,还有更重要的学习兴趣习惯、意志品质、人格修养等高级指标放在教学评价的主要位置。

生物教学反思3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举例说出昆虫的生殖发育过程及特点。

2.理解完全变态和不完全变态发育的含义。

能力目标:1.正确分析昆虫的发育类型。

2.通过探究果蝇的发育概述变态发育的过程。

3.根据昆虫的生殖和发育特点,解决生产中的一些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昆虫与人类生产的关系,关注生物科技发展。< ……此处隐藏14274个字……点的学习方式才是最有效的。

另外,“探究式”学习有优势,也有弱点;“接受式”学习有弱点,但也有优势。机械的“探究”会束缚学生的思维,而有意义的“接受”也能促进学生的发展,关键在于教师的运用之妙。如果不顾实际,对于明明是简单而不需探究的,或者学生没有能力探究的那些知识,也去搞形式,追求探究的“时髦”,就会事倍功半,得不偿失。事实上,“接受学习与探究学习的取中、平衡、按本国传统来整合”,“搞理论要走一点极端,搞实践应用必须‘执其两端而用之’,真理往往在两个极端的中间。”顾泠沅先生的这段话可以说是对“探究式”与“接受式”关系的最好诠释。

2、教学注重“过程”,还要不要“结果”

“结果”与“过程”的关系实质上是“知识”与“方法”、“能力”的关系。倡导教学应该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这对纠正过去传统教学重“结果”、轻“过程”的弊端,无疑具有积极的作用。所以,教学“重在过程”也已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识。但是,随之而来,有一种声音似乎越来越流行,认为知识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

知识真的'不重要了吗?真变成第二位了吗?不!从知识与方法、能力的关系来看,知识是基础。没有知识,何谈方法与能力。如果只让学生追求形式上的“过程”,而不论“结果”,甚至不论“是非”,到头来学生获得的是什么?重视基础知识的掌握,能使教学有明确的方向和目标,有明确的评价标准,这是我们的长处,是我国教育的特色。我们应当做的是改变过去轻“过程”甚至无“过程”的现象,不仅使学生“孤零零地掌握、记忆、再现”知识,而且使学生弄清知识发生过程的“来龙去脉”,促使学生深入地“理解、重构、质疑、批判”知识。“结果”与“过程”并非是对立的关系,而是一种统一的关系。

3、突出学生的“主体”,还要不要教师的“主导”

传统的课堂教学过分强调了教师的传承作用,教学以课堂、教师、教材为中心,学生只是作为知识的“容器”、“仓库”。学生的学习没有主动性可言,也就谈不上处于主体地位了。新课程改革强调转变教师的角色,突出学生这一主体,这是绝对正确的。但有些教师似乎没有 在新课程中找到准确的角色定位,他们由过去的“一切都管”变为“一切不管”,课堂上教师不讲授,完全是学生的活动,还美其名曰“敢于放手”,教师的作用被淡化,渐渐迷失了方向,失去了自我。

其实,教学作为一个过程,是教师和学生两个主体交互作用的过程,是教师与学生合作进行的。任何一个教学目标的实现既离不开学生,也离不开教师,师生双方都是教学活动的主体,两者缺一不可。在某种程度上,学生的行为还取决于教师的态度和行为,因为,学生正处于认知、情感、价值观的发展阶段,他们的知识水平和社会阅历都有限,大部分学生对于自主学习还有一个适应过程,他们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帮助。教学过程的发展、教学节奏的调控、教学效果的评价都离不开教师的主导。需要引起注意的是,新课程改革后的课堂教学已不再是教师所能预设的,而是呈现出双边共时、动态生成的特性。在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教师做什么、怎样做,也对其自身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广大教师在丰富的教学活动中创造出新的教育经验,产生出更多的教育智慧。

4、追求“民主”、“开放”,还要不要“秩序”、“规则”

教学方式的转变,必然带来课堂常规的变化。我们注意到,随着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学民主、开放,一些如上课要发言先举手、不许随便下位子、两手平放坐姿端正等旧的课堂规则被打破了,这是令人欣慰的。民主教学氛围的创设,是落实以学生为主体精神的前提,有利于教师与学生的平等相处,有利于为学生创造一种心理放松、敢于质疑的空间,使学生真正享受生命成长的自由与快乐。

但是,追求“民主”、“开放”,有些教师又走入了一个两难境地。常常会看到这样的情景,教师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但是学生一旦兴奋起来,争着发言,几乎吵做一团,不少学生为了凑热闹,只顾自我表现,根本不管他人(老师或同伴)的意见。这时,教师如果板起面孔“管”一下,就会压制这样热烈的气氛,甚至会戴上教学“不民主”、“违背新课程的精神”的“帽子”;如果听之任之,不予组织,教室里就会乱成“一锅粥”,秩序混乱,效率低下,有时根本不能完成教学任务。

怎么办?首先对“纪律”与“规则”要有全新的认识。我们反对专制、惩罚等手段,但教学的“民主”、“开放”是以课堂的“秩序”、“规则”为基础的,是离不开课堂管理的。没有有效的课堂管理,就不会有成功的课堂教学,要在“民主”、“开放”与“秩序”、“规则”之间寻找一个结合点。这就要求教师不仅把学生当成学习知识、追求真理的朋友,还要与学生共同建立发言、讨论、争辩的新规则,养成尊重、理解他人,善于倾听、接纳他人意见的习惯,使课堂教学高效、有序地开展。

生物教学反思15

自从工作以来,一直都是文科理科一起带。生物对文科的学生来说,并不是一门重要的课程,因为不是高考科目,仅仅通过会考就可以。由于这个原因,学生普遍对生物这门课程不重视,大部分学生上课不听讲、开小差。对于教师来说,却不能放任,总想方设法让学生听课、使学生对自己的课程产生兴趣,确实是一件较难办的事。经过在实验中学的几个月,我有了一些体会:

 首先,师生关系要融洽。

大部分学生自控能力较差但自尊心很强,所以有些事情老师应该以一个理解的态度去谈,而不是劈头盖脸一顿训斥。谈好了固然皆大欢喜,谈不好也不会故意不听课给你捣乱。还要多与学生沟通、聊聊,学生感到这个老师不错,上课认真听课的人数也就会多了。

其次,教学内容难度要适中。

文科班的学生,理科科目的基础较差,根本无法跟理科班的学生相比。如果教学内容太难,那么,他们对你这门课刚提起的一点点兴趣,就会因为什么都听不懂而消失殆尽。于是,上课时睡觉、讲话、开小差的现象随之而发生。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要求不能太高,要特别注重学生的实际水平,根他们的接受能力来讲解教学内容。

第三,语言尽量通俗易懂,多举些实例。

生物课程与其他课程有些不同,虽然也是些理论知识,但与日常生活联系比较紧密。所以,基于这一点,我在课堂教学中,把书本中一些专业化的语言、术语,用比较通俗的语句加以解释,尽量使学生都能够听明白、听懂。再则,我也比较注意收集一些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日常生活中的实例,在课堂中传递给学生,一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二来使学生理解掌握书本的内容。比如讲到脂肪不容易被分解供能的地方时,随带说一下增肥容易减肥难的原因,就会吸引很多的学生听课,同时一些知识也就掌握了。现在很多文科班的学生给我的评价就是“讲课很有意思”。当然还要注意在有意思的基础上别忘了传授知识的根本。

当然,在实际教学工作中还存在着很多问题:教学中有很多枯燥的知识学生是听不进去的,而由于知识的积累不够,没有办法开展开来,这就需要我多查一些生物学上的知识资料等,不断丰富自己;还有就是课外话题的开展注意范围与时间,教学任务是必须要完成的,不能因小失大,这需要自己控制,严格把关。总之,我会努力,理科成绩要上,文科照样带起。

《生物教学反思.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