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教学反思
身为一位优秀的教师,教学是重要的任务之一,借助教学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们的教学能力,那么什么样的教学反思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政治教学反思,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政治教学反思1展望新的学期,孩子们能在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不断追求进步,学习上勤勉扎实,生活上自我管理能力不断提高,团结友爱诚恳待人,班干部以身作则,做到公平公正,是大家的好榜样。班上学习氛围浓厚,无论是什么时候,只要走进教室,都能看到学生看书,写作业的身影。班上同学互相帮助,亲如兄妹。正是因为有了这样良好的班风学风,任课老师都喜欢上一二班的课,并且高度赞赏一二班的表现,由此,作为班级的一员,我觉得骄傲与自豪。在这次活动中:
一、收获.
1、让教师对孩子在家的表现有了一个更全面的了解,以便教师针对孩子出现的.问题给予及时的处理。从家长的谈话中,我了解到了一些孩子在班级里没有发现的问题。
2、让家长对孩子在学校中的表现有了一个更深的了解,同时也让家长们学习到了一些优秀的教育孩子的方法,以使自己在管理孩子时,能够选择一个最好的方法处理不同的事件。一个个真实的事例,给家长们提供了很多实用而有效的方法
二、启示.
1、家长们对新形式下的教育是很关心的,对我们教师的要求是很高的。我们做为教师有很多地方离他们的要求还相差一段距离。有的家长要求教师对孩子能不能相隔几天,就将孩子这段时间的行为、思想等向家长进行反馈;有的家长要求教师对不同学习程度的孩子能不能标准有所差异;有的家长要求教师要加大思想教育的力度,提出了“教师的话比家长的话好用”的观点等。
2、也许有一个局限的条件是班级里的学生太多,教师的时间太少,与孩子们单独交谈的时间与机会比较少的原因吧,从与家长的谈话中,可以发现:我们教师对孩子的了解还是不很深,有许多孩子的内心世界,教师没能够进入,没有真正了解与理解孩子们的所思、所言、所行。
政治教学反思2所谓幸福,是指处于一定社会经济关系和历史环境中的人们,在创造物质生活条件和精神生活条件的实践中,感受到目标和理想实现后而得到的精神上的满足。作为教师,营造幸福的课堂,离不开师生间的互动,应该是高效的课堂,学生能在愉悦的情感体验中完成学习任务的;同时,一堂幸福的课必须是有效益的,并且在有限时间内求得了最大的教学效益。现在,我以本学期上的一堂课《幸福的味道》来谈谈如何营造政治的幸福课堂。
首先,幸福的课堂肯定是来自师生间的互动,而课堂要“动”起来,教师在其中扮演着引路人的角色。在课堂一开始,我便以一首《拍手歌》导入,在上第一节课的时候,原本的计划是我放音乐,由学生来唱,因为歌曲很熟悉,我认为学生会主动参与,结果却大相径庭,这是值得反思的,原因在于,歌曲虽熟悉,但是环境却是很正式的课堂,老师高高在上的姿态没放下来,学生自然不会“肆无忌惮”地唱歌。于是,在第二次的教学中,我改变方式,先大声唱起来动起来,这样学生一下子放松了,跟着一起唱。这样,课堂导入自然是取得了放松和获得快乐的良好开端。其实,课堂上不应该有太多的束缚,轻松、愉悦的氛围,更能激发学生的思维。
第二,幸福的课堂,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应该是“授人以渔”,而非“授人以鱼”。有时,作为老师,每当孩子们有问题暂时答不上来或是答不全时,我们迫不及待地帮助他们解决,而忽视了指导学生自己解决问题,这不利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探究的能力,从而造成学生过分依赖老师,学生学起来没有兴趣感,老师教起来没有成就感。而要做好“引路人”这个角色,教师在问题和材料设计上得花功夫,问题设计要有启发性。比如,我在讲解“幸福的真谛”这个看似抽象的问题时,引入了很多学生郊游、取得优异成绩,以及生活中老人、病人、忙碌了一天的上班族等等图片,让大家说说他们的幸福感分别是是什么,然后很自然地过渡到,由此你感受到什么呢?学生很快就能想到“不同人的幸福是不一样的,没有统一的标准”,“幸福是具体的”等这些知识点。这样,学生通过自努力获得答案,自然获得了快乐,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而作为老师,学生掌握了知识,老师自然有了成就感,这样,双方都幸福了。
第三,幸福的课堂,别忽视了学生们的“成功体验”。心理学家做过这样的实验:将两只大白鼠放进一个装有水的容器中,发现他们在水中挣扎了大约8分钟的时间久慢慢停止,最后完全放弃了。但是,假如在大白鼠挣扎了5分钟时放入一块木板,让他们借助木板爬上来,等若干天之后再将这两只大难不死的大白鼠放进同样的容器中,令人惊讶的事情发生了:他们竟然挣扎了24分钟,比没有获救经历的大白鼠多了16分钟。也许经过挣扎之后的大白鼠有一个信念:只要坚持挣扎下去总能获救。正是这股看不见的精神力量让它们坚持到最后。换句话说,头脑中的记忆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这种情况同样适用于人:曾经在舞台上风光的人会无意识地制造再次登台的机会,以体验再次风光的感觉。成功的体验是一笔巨大的财富,老师们有意识地给孩子制造一些成功的体验同样非常重要。
比如在进行课堂巩固练习时,有学生做错了一两道题目,可能有时我们会习惯性地批评学生粗心大意,或是刚学的知识没有认真领会。但我们可以这样对学生说:“这些题目大部分你都做对了,前几次错了三四个,现在你进步了,再接再厉啊。”这个“以小夸大”的方法,对学生比较管用。还有一种“无中生有”的鼓励方法,当学生回答了问题,但是答案却不正确的时候,教师可以这样说:“这个题目虽然你答得不够完美,但是我看到你的主动思考,看得出来你很专注和认真,我相信这样的'学习态度会让你进步更大。”然后拍拍学生的肩,点头微笑,这种非语言的信息更能传达老师的真诚。其实。学生从来不缺少优点,缺少的是发现的眼睛。要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老师可以把眼光放宽点,不要仅限于学习是否有好成绩方面。我们可以表扬学生积极思考,语言流畅,很幽默;我们可以表扬孩子回答问题很大方,很自信等等。总之,课堂是立体的,我们可以从多方面让孩子获得成功体验。
第四,高效的课堂是幸福的。这就离不开教师自身素质的培养,课前的精心准备,加强专业的培训,体验到“充电”的幸福,只有这样,课堂上才能做到从容自如,课堂才会是灵活、灵动的。
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成长的过程,因此其本身应该是师生双方体验幸福,享受幸福的过程。让我们在心灵里点亮幸福的灯盏,用崭新的理念,饱满的激情,无穷的智慧,去实践幸福的课堂,拥抱幸福的明天。只要理想不灭,幸福,就在灯火阑珊处!
政治教学反思3通过教学反思,我们可以发现自己在教学方面的不足,加以改进,现在的学生都比较懒散,我们可以多反思,找到适合他们的方式,下面为大家整理提供了20xx-20xx高三政治复习教学反思,供广大教师参考,更多20xx高中各科教学反思,请关注教学反思栏目!
紧张充实的一年即将过去,对我来说,这 ……此处隐藏12017个字……观,决不能回到知识中心的老路去。
教学目标一定程度上是“静态”的,而课堂教学是动态的,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有不可预测性。在反思教学目标是否促进学生的发展时,教师需要不断地通过学生态度、注意力集中的情况和学生的反应,估计教学目标的落实情况,判决是否需要临时中断和修正;对自己讲过的内容重新强调,也可通过学生做简单的检测,检查教学目标的实现状况。
2、教学方法是否以学生为主体。
教怎样促进学呢?对教学过程的设计,在“以学论教”的课堂教学中并不可能总是能按教师所期待那样进行的。哪种教学方法对学生是如期的?哪种教学方法对学生不是如期的?哪些教学促进的互动是积极有效的?哪些是低效或低质的?都需要在课后作总结或评估,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教学反思。
3、教学是否体现新课程理念。
新课程发展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能否把国家的意志、专家的思想变为我们政治课教师的行为,这是新课程改革能否成功的关键。然而,接受只是一种认同,还必须让其成为教师的一种素质和信念。要把一种理念变成人的素质光有对这种理念的`认同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有对这种理念的进一步感悟,而这种感悟只有在实践中才是最有效的。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进行评估本身就是在反思自己的教学,这就使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逐步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提高自己的教学技能,优化课堂教学提供一个前进的平台,从而实现教师自主发展的目的。
4、需要改进的方向。
目前,新课程实验已在我市进行得如火如荼,广大一线教师正在以无比的热情和无穷的干劲,围绕新课程所倡导的理念全力以赴的开展工作。我们欣喜地看到,随着新课程的实施,教师的观念在逐渐更新,教师的角色在悄悄变化,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慢慢凸现,新课程的真正落实正在成为可能。然而,对新课程实施,“合理性”追求,成为教师反思自身行为的动力。从具体的反思性教学实践来看,参与实验的学校教师还应在几个方面进改进:
(1)教师过多地依赖常规性教学的策略,似乎没有创造出较多的独特的教学策略,使得自己的风格未全面展示出来。新教材在内容上很好地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图文并茂、形象直观、生动有趣,贴近学生实际,充满了时代气息。但传统课程中学科体系强调系统与规范,强调严格的逻辑顺序和严谨的知识结构等特点在教师头脑中根深蒂固,使教师对新教材编排的变化常常产生理解上的“冲突”。因此,我们教师应大胆地、创造性地实施新课程教学,勇于对实验标准和教材提出质疑,在教学策略上张扬个性,突出特长,真正使新课程教学设计出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景象。
(2)教学反思过多侧重于“教学任务”的完成,忽视了教师创造性实施新课程的课堂教学。目前,不少教师面临实施新课程教学与教学评价的矛盾,即重结果还是重过程的矛盾:学生从课堂上表现来看确实发展得很好,但考试成绩不好怎么办?考试怎么考?考什么?像老教材老教法那么考,势必穿新鞋走老路。如果不考试或者改变常规的评价方式,考生学习成绩没有高低之分,家长怎么看?社会对此又如何认识?教师的这种疑虑是事实。我们要承认这样的一个事实:一次课程改革不可能解决所有的问题。很多问题也不是靠教育内部自身能够解决的。它需要我们耐心等待整个社会共同进步到一定阶段后才能从根本上得以解决。但是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改革的步伐不会停歇,进步的脚步永不止息。围绕促进学生发展这个新课程永恒的主题,教育行政部门、学校、教师和学生都已行动起来,共同努力,积极地、创造性地探索各种评价方式和手段,那种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教学任务”必定会改变。所以有人说,一切都在变,变是唯一的永恒,稳定性都只是得暂时的。甚至有些变化还没有来得及稳固下来就又被新事物所代替。
反思是一种梳理,是对自己已有行为的梳理,可以使教师清楚地认识自身行为中的当与不当,从而进一步理清自身教学行为变革的方向。这就使我们政治教师在教学中超前意识,超强意识,超重意识。
政治教学反思15本学期我任七年级的思想品德课,回想这学期来的备课、上课情境,一些体会和反思也一直萦绕在头脑中,现将其整理如下:
一、备课上课的选例问题
七年级思想品德上册教材每课都有大量的例子,但是我觉得这些例子很多是名人名家,缺乏凡人凡事,离学生的生活很远,特别是我们乡下学生,由于缺乏图书资料以及有效的阅读引导,学生对许多名人的事迹不甚了解,因此教材中的例子不易使学生产生共鸣。于是,我们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心理辅导,行为矫正,情感熏陶时,应该尽量选用学生身边的凡人凡事来加以分析引导,唤起学生思想上的共鸣,引导学生学会辨别是非。我尝试着去努力,觉得效果不错。当然,我也会尽量引导学生仰视名人,欣赏名人的风采。
二、对于讨论交流问题的引导
素质教育的.基本理念要求教师的教要为学生的学习服务。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和参与者。新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要求教师积极参与学生的活动,自由开放。教师在教学中,要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活动组织学生学习,如开展辩论、讨论、体验交流等方式。就讨论活动来说吧,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要做好认真设计,精心安排,对学生讨论、辩论以及体验交流要给以积极引导,有效组织讨论,如学生讨论时,教师要做好讨论记录,组织讨论的问题要有深度,要提供充足的讨论时间,讨论结束时要给以评价指导,引导学生得出正确的道理和观点给你,形成正确的观念,也就是说要把握好组织讨论的度,不可以浅尝则止,为讨论而讨论,也不可以漫无目的,不知收尾。我认为在教学过程中,采用讨论、辩论等方式还应该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人制宜,才能取得良好效果。
三、教材的利用问题
新课程的教材观认为,教材只是一种教学资源,是师生教学对话的文本,因此,教师不能过分依赖教材,在使用教材上要进行自主开发、创造使用,积极整合重组,让它变成有效的教学资源。教学内容多,我们就不能完全按课本来讲,要进行整合、重组,才能讲透,才能使学生透彻理解。
四、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问题
课本的编排注重联系实际,弱化了理论性。我们老师在教学时,要遵循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设计有效的问题情境,启发引导学生通过体验、理解和掌握,从体验中悟出道理、观点,而不应该强硬的归纳出理论要点,让学生不知所然。
五、教学机智问题
作为一名思想品德教师,除了有较好的责任心、较高的业务水平、广泛的兴趣和爱好外,还应该具备一定的教学机智。缺乏教学机智,必然使本来应该出彩的地方平平淡淡。例如我在讲“考试的心情”时,一个学生问我:“老师,你以前考试紧张吗?”我就灵机一动,用我的经历来做蓝本,讲了考试前、考试中以及考试后的种种心情,还告诉学生当时我是怎样做的,然后再让学生谈谈自己亲历的考试心情,并交流,很快就使学生理解了考试时出现的种种心情是人的正常的心理反应,这节课的教学目的很顺利的就达到了。
总之,作为思想品德教师,我们在教学中应该充分做好教学准备,机智、灵活的采用各种教学资源进行有效教学,提高教学效率。